「品味是什麼?」在一場時尚講座裡,輔大織品系的一位同學問我。
在一場服裝發表會和許多久沒聯絡的朋友們再次有了聯繫;party就是這麼有趣,經由時尚的串聯,讓許多平日沒有機會聚會的朋友,因此不期而遇。
左腦思考vs.右腦創造我的一個朋友最近正在上海拓展她的「時尚右腦潛能開發」事業,她熱切地找人洽談合作計畫。看著眼前熙來攘往的男男女女,她即興地談論著左腦和右腦:「對女人來說,婚姻是左腦,談戀愛是右腦;對時尚而言,採購要借重左腦,逛街靠的是右腦……。」
一般人右腦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這五感皆受左腦理性的控制和壓抑,難以發揮既有潛能。從事美感工作的人,懂得活用右腦,光是聽到聲音甚至就可以具體描繪出圖像,甚至還可具體地描述氣味,心理學家將此現象為「共感」。
人的左腦與右腦,分別掌管不同的世界;右腦是同時並行的,主宰與情感相關的事物,左腦則是序列串聯的,負責邏輯思考。曾有支果菜汁的廣告,要人每天試著換手寫字,說是要讓左腦和右腦均衡一下。均衡腦袋的動機不錯,但我認為真正要右腦開竅,還是得懂得生活,接受色彩、音樂等情境的刺激。
右腦,確實還滿喜歡來這套的。
左腦與右腦的發達程度,影響人生要走的道路。據研究,時尚設計師多是右腦特別發達的「右派人士」,醫學指出右腦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深層基礎,做夢和創意靈感都來自右腦;右腦儲存的訊息是左腦的10萬倍,人的言行舉止,尤其是大量情緒性的行為,都在右腦的掌控下。我一個在金融界的朋友,原本是個在生活極度重視語言、邏輯、數字和分析的高階經理人,沒想到被公司裁員後被女友拉到歐洲旅遊散心幾個月,回台灣竟然和我大談音樂和美術。看來,他的腦袋在經過生涯重創後,右腦的迴路顯然在受到打擊後被打通了,人生也「向右走」了。他熱情地邀請我到巴黎遊玩,這樣的熱情,對照他先前成天被資訊和業績追趕的窘境,令我覺得現代人真該把右腦拿出來好好用用,多多開發右腦的品味。
左岸經典vs.右岸摩登
提到巴黎這座時尚重鎮,人們常說左岸是藝文區,右岸是金融區;一條塞納河豐富了巴黎的面貌。百年老牌精品多集中在右岸,COLLECT以綜合品牌概念店的姿態,儼然成為時尚男女頂禮膜拜的聖地。在台灣,「左岸」這個字眼,拜廣告公司以魔術般的文字、影像和音樂,塑造出令人嚮往的人文氛圍,即使沒去過巴黎聖日耳曼大道、蒙帕那斯大道和聖米歇爾大道,也都知道「左岸」以咖啡和人文享譽盛名。透過廣告的渲染,彷彿拎上一杯「左岸咖啡館」,生活似乎就足以瀰漫著濃濃的文藝腔。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廖宜國Hugo,在藝術經紀這個領域已有十多年的逸之森國際藝術顧問公司擔任總經理,他的工作是擔任私人或政府單位和國外藝術家的橋樑,經由他的居中引荐,讓藝術為空間帶來更多可能性。Hugo把藝術家的作品介紹到企業或政府,引進Jesus Rafael Soto的作品讓中國石油公司信義總部大樓充滿視覺驚喜;將Claude及F.X. Lalannes的作品人馬座雕塑帶到台北市敦化北路台北運輸研究所的廣場;把極富自然野趣的雕塑羊群設置在桃園鴻禧大溪山莊寄暢園的坡地,讓空間更加生動有趣。
曾在法國定居6年的Hugo交友廣闊,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姪子Jean-Gabriel Mitterrand是他藝術顧問公司的合作夥伴;他把藝術這項事業做得有聲有色。Hugo是我認識的少數斡旋在商業與藝術之間,有品味且左右腦均衡的藝術家兼企業人。
向左走vs.向右走
每逢換季,許多品牌不約而同舉辦破天荒的折扣戰,經濟不景氣,甚至當季商品也殺進低價促銷,眼看自己喜愛的品牌,上演折扣花車的戲碼,喪失優雅的購物環境,品味往往令人百感交集。我的朋友身為品牌經理,面對業績壓力常顯得左右為難。
時尚工作瞬息萬變,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工作都和時尚有關,從設計師、model、品牌經理,到記者、公關,大夥過著被時尚左右的生活,有人得心應手左右逢源,有人卻萌生退意左顧右盼。沒有多久,許多人就在生涯的岔路,考量著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改編自繪本作家幾米的同名作品,由杜琪峰所導演的電影《向左走,向右走》,曾經引起都會男女的熱烈迴響。「在熟悉又孤獨的城市裡,總有個人期待與你相遇。」這樣浪漫的遐想緊緊抓住現代人渴望愛與被愛的心。我曾經為《GQ》雜誌採訪幾米而和他共度一個下午,那時正當他的作品《月亮忘記了》出版、《向左走,向右走》獲得廣大迴響之際。《向左走,向右走》是個都市型態的作品,他安排兩個住在隔壁卻沒有辦法見面的男女;男人點她昨天點過的菜,待過她昨天發呆過的咖啡館,走進她才剛踏出不久的電梯。「情節雖然非常殘酷,卻是很真實的生活寫照。」幾米的繪本作品,在電影劇本的詮釋與金城武和梁詠琪的演繹下,呈現出時尚氣息;喜歡幾米作品的人,往往迷戀他筆下那種獨特的品味。
品味是種生活態度。
現實生活中,無論你習慣向左、還是向右,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不斷地,向前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