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書新選,
俊東老師的詩作獲國立編譯館遴選為青少年讀本,
與莘莘學子一同用詩文筆耕這塊土地。
臺灣的山、臺灣的海、臺灣的城鄉和風土,
詩人的歌詠,年輕的心,
照見了這片土地豐饒富麗的感情。


國立編譯館主編/出版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總經銷
《太平洋的風》簡介

  住在臺灣,由北到南、由城鄉到街頭巷尾,透過詩人如精靈的筆,一個字、一句話,都能照見或單調、或髒亂、或美麗的自然風土。

  本書收錄了六十五位作家七十五篇作品,包括太平洋的風、一顆米如是說、在故事街傳說巷讀到的、親愛的大武山等四篇。希望透過詩人的眼,將一般人對臺灣的城鄉印象,能更細微、確實、真摯地呈現與詮釋你我記憶中的風土人情,也間接了解城鄉文學的詮釋方法,是不局限於任一文體,提升讀者對詩的語言之體會。


風土萬般,城鄉有情

  風土和人文密不可分,台灣的風土,一方面是台灣的土地誌,另方面則是台灣的人文誌。從土地誌來看,台灣這塊島嶼,有高山有大海,有城市有鄉村,山海城鄉共同建構了台灣的土地景觀,小小島嶼,薈萃萬般風華;從人文誌來看,台灣是南島語系、漢藏語系交會的國度,加上歷史上外來統治政權的輪替,因此也帶進來包括荷蘭、中國、日本和當代歐美的文化,語言、習俗乃至於宗教信仰都有著相互融匯、交互影響的痕跡。

  台灣,是個多樣性的島嶼與國度;多樣性,也意味著台灣風土、人文景觀的繁複性。而在台灣的開發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從早期原住民族的游牧、到漢人來台之後的農業發展,乃至於今天進入後工業資本主義社會,台灣的城鄉面貌也產生相當程度的變遷,舊有的人文景觀正在逐漸蛻變,獨特的歷史和已經開放的社會,相互對話,因此表現了台灣異於昔日的人文風貌。

  詩,是這種人文風貌的結晶體。台灣的新詩,寫出了近百年來台灣的風土、人文和城鄉變遷。
這本詩選希望以風土與城鄉為主題,同樣採取不分世代、族群、出身背景的編選態度,選錄台灣詩人從日治時期以降至今的作品,希望能通過詩人的眼光,呈現與歷史記載不盡然相同,卻又可以相互詮釋的台灣圖像。


總序映照時代與社會 呈顯新的視野與憧憬/李敏勇序─風土萬般,城鄉有情/向陽 

一、
           
太平洋的風 

黃得時〈美麗島〉
楊喚〈美麗島〉
陳黎〈島嶼邊緣〉
汪啟疆FORMOSA
陳千武〈島〉
邱淳洸〈南端風情畫〉
張芳慈〈沃土〉
胡德夫〈太平洋的風〉
陳家帶〈盛開的稻穗〉
文曉村〈一盞小燈〉
羊子喬〈一個原住民的心事〉
林泠〈阡陌〉
趙天儀〈野草〉
劉克襄〈小熊皮諾查的中央山脈〉
葉維廉〈水田〉
詹冰〈插秧〉
吳晟〈水稻〉
吳晟〈序說〉
趙衛民〈小滿歌〉
路寒袖〈日頭溪水相借問〉 

二、一顆米如是說
 

李敏勇
〈記憶〉
李俊東〈垃圾之歌〉
杜十三〈煤〉
岩上〈浣衣〉
林煥彰〈清明〉
洪淑苓〈阿母裁縫車〉
張國治〈一顆米如是說〉
連水淼〈空心菜〉
陳明仁〈做穡〉
斯人〈七月半〉
渡也〈天燈〉
路寒袖〈衣櫃〉
葬〉
蕭蕭〈茶葉的心事〉
鍾順文〈豆花歲月〉
顏信星〈鹽埕〉
黃樹根〈手搖冰〉

三、在故事街傳說巷讀到的

 

宋澤萊〈若是到恆春〉
林群盛〈在故事街傳說巷讀到的〉
施善繼〈淡水〉
陳義芝〈我們去找我們的海──台東之歌〉
吳晟〈店仔頭〉
楊子澗〈笨港小唱〉(選三)
余光中〈控訴一枝煙囪〉
鄭愁予〈俯拾〉
錦連〈鐵橋下〉
渡也〈旅客留言〉
謝昆恭〈石門〉
簡政珍〈故鄉四景〉
李弦〈木柵溪〉
商禽〈平交道〉
辛鬱:〈台北速寫〉
路寒袖〈台北新故鄉〉
李敏勇〈街景〉
林廣〈大樓與樹〉
陳克華〈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
林宗源〈阮兜的地址〉 

四、親愛的大武山
 

翁鬧
〈故里山丘〉
陳芳明〈攜我還鄉〉
達卡鬧〈親愛的大武山〉
瓦歷斯‧諾幹〈九份觀大雞籠社〉
向明〈富貴角之晨〉
林泠〈南方啊!〉
羊子喬〈熱蘭遮城〉
梅新〈大擔島與二擔島之二〉
蓉子〈溫泉小鎮──記四重溪〉
敻虹〈臺東大橋〉
焦桐〈天池〉
鴻鴻〈花蓮讚美詩〉
零雨〈龜山島詠歎調(一)
劉克襄〈前往彭佳嶼〉
向陽〈在砂卡礑溪〉
趙天儀〈鵝鸞鼻〉
綠蒂〈哀傷依然寂靜——重登阿里山觀日〉
林廣〈牆壁下〉

向陽〈在陽光升起的所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janus 的頭像
    lijanus

    李俊東|時尚|愛情 | 型男東遊記

    lijan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